各区县(市)教育行政部门、治水办,各在甬高校,各直属学校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关于深入开展“五水共治”公益宣传活动的通知》(甬治水办〔2016〕39号)和《关于进一步做好“五水共治”公益宣传“六进”工作的通知》(甬治水办〔2017〕25号)等文件精神,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,从小树立“五水共治”、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的意识,在前期各地各学校开展“五水共治”公益宣传活动的基础上,市教育局、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各大中小学、幼儿园进一步开展五水共治进校园“六个一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坚持“教育一个学生,带动一个家庭,引领一个社会”的理念,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和渠道,结合学生实际,精心组织开展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“五水共治”工作,积极发动广大师生争当治水的宣传者、实践者、监督者,为建设美丽宁波添砖加瓦。
二、活动内容
1.开展一次以“五水共治”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活动。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性,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次以自己的家长和亲属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活动,调查对象数量不少于3人(鼓励越多越好)(参照附件2)。
2.举办一场以“五水共治”为主题的班会或团日队日活动。所有大中小学要以班级为单位,在10月份组织一场时长不少于45分钟的主题班会或团日队日活动,活动策划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,形式新颖活泼,内容贴近生活。主题班会上可以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适当的抽查展示。
3.组织一次征文、征画、征“金点子”活动。市教育局委托宁波市江北区清源环境观察中心组织专家,围绕“五水共治”、“创建污水零直排区”、“剿灭劣五类水”等主题,赴学校开展主题宣讲,面向全大市小学生开展征文评比活动;面向全大市中小学生(分小学、初中、高中3个层次)开展征画评比活动;面向在甬高校大学生开展相关公益活动“金点子”方案征集评比活动。征文以学校为单位汇总,“金点子”以团队或个人名义,投至邮箱(qyhjgczx@163.com)。征画邮寄至:宁波市江北区鄞慈镇路16号北鸣轩 清源环境观察中心 315000(封面注明“投稿”字样)。投稿截止日期为10月15日,联系电话:黄老师 87609506。(详见宁波教科网)
4.发送一封《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公开信》。全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在10月份向所有学生发送一封《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公开信》,请家长知晓公开信内容。
5.发送一条治水公益短信。全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在11月份,利用校讯通、家长微信群、QQ群等家校沟通平台,向所有学生家长发送一条关于“五水共治”的公益短信。短信内容为: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,参与“五水共治”,剿灭劣五类水,创建污水零直排区,就是建设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。(宁波市教育局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)
6.营造一个浓厚的治水氛围。全市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在下半年新学年开学前,在学校大门口、食堂门口、操场等显眼位置悬挂治水横幅或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治水标语,利用校内宣传栏、黑板报宣传治水工作,张贴治水图片、海报,在洗手间、食堂、饮水机等位置设置治水节水提示语,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治水宣传氛围。
三、工作要求
1.高度重视,部署到位。各地治水办要加强对学校公益宣传工作的指导,各地各校要把“五水共治”进校园公益宣传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,在落实好“六个一”“规定动作”的基础上,结合实际灵活开展“自选动作”。鼓励各地各校将“五水共治”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,通过网站、微博、微信等发布“五水共治”宣传内容,开展“五水共治”主题讲座、征文、演讲、黑板报、手抄报、金点子征集、寻找污染源、保护母亲河等系列活动。
2.广泛动员,精心组织。各地各校要立足实际,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,每个学校、班级都要制定好计划,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,既要贯彻落实当地党委政府和治水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,形成合力,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,发挥工作的创造性,做到目标明确、方法得当、措施有力、特色鲜明。
3.健全机制,确保长效。开展“五水共治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,是动员广大师生参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。各地各校要把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,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把爱水惜水护水节水教育融入课堂教学、社会实践、校园文化及学校日常管理、班主任工作等全过程,推动形成教育的长效机制。
附件:1.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公开信
2.“五水共治”调查问卷
宁波市教育局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
2017年8月16日